集中签约、机会清单、品牌矩阵……成都这场干货满满的生态伙伴大会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注册即送88元- 官方网站不容错过发布日期:2025-07-22 浏览次数: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app,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入口7月21日,2025年生态伙伴大会在成都举办。此次活动由成都环境集团主办,以“创新引领,聚势共生”为主题,近300位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绘生态协同新图景。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围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入探讨:行业专家解析产业“四化”转型方向及路径;成都环境集团发布“环境造”品牌矩阵与“三大强企”成果并释放了“立园满园”及“四化”机会清单;高校院所、企业等生态伙伴进行了圆桌对话、技术交流,并举办了签约仪式;成渝两地知名水务环保企业共同发起成渝环境联盟,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签约仪式现场,成都环境集团与15家单位分2次依次完成签约,标志着生态伙伴共促绿色发展的航船扬起了风帆。

  签约阵容涵盖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顶尖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省内骨干院校,及中环院中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考拉悠然等行业新锐。

  根据规划,签约各方将迅速启动合作落地:成都环境集团与高校院所聚焦水务环保领域核心技术难题展开攻坚,还计划在人才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研讨等方面拓宽合作维度,加速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化;与伙伴企业探索在新能源、数智科技、零碳等领域的协同发展,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挖掘生态环保产业的无限潜力。

  “本次集中签约不仅是生态行业‘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打破了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壁垒。”成都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合作的深入,将为产业“四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大会现场发布了成都环境集团品牌矩阵。据成都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环境造”品牌矩阵以资源化、能源化、低碳化、智慧化为脉络,涵盖36个子品牌。该品牌矩阵正探索点“绿”成“金”新路径,以系统解决方案的竞争力突破地域边界,为水务环保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生态“高颜值”变身经济“高价值”。

  据了解,“环境造”品牌矩阵中的“绿循未来”品牌,聚焦废旧金属与塑料瓶回收利用,通过先进技术每年可将约5万吨废旧塑料瓶转化为4万吨高品质再生塑料;“水源热泵”品牌用再生水玩转“节能魔法”,成都多座再生水厂已投用该技术,为超1.5万平方米厂区供暖制冷,预计年减碳3700吨。在建的交子公园项目,建成后将服务成都交子金融城河东片区约69万平方米写字楼和商业体建筑,年减碳约1.3万吨,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智慧绿水”品牌深耕低碳供水,打造全国碳中和供水标杆,通过光伏发电、余压利用等技术有效降碳,借助高科技监测管网,提升供水稳定性;“沱源智水”品牌用智慧大脑守护供水链条,整合5000余个监测点及17万余用户数据,“从源头到龙头”实现全流程智能管理。

  活动现场,三大强企成果发布,科技、制造、数字领域的众多智慧亮点备受瞩目。

  如何让垃圾里“长”出环保好材料?厨余垃圾定向高效生物基产品转化技术通过专项发酵工艺,原本需丢弃的废弃物,被转化为可助力污水净化的碳源,实现了“油、水、渣”的全量利用与资源化转化。

  地下排水管网“智能眼”如何防止城市内涝?排水管网智能感知设备有效解决了管网爆管、漏损等问题。目前,成都9100公里的市政污水管网已部署2200多套该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大大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成都环境集团实打实的投入和突破:年研发投入超8800万元;新兴数字技术应用年节约用电超1180万度……它们不仅提升了生态环保效能,更为水务环保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点亮了新路径。

  本次大会上,成都环境集团发布“四化转型”及“立园满园”机会清单,面向全球开放34项机会场景,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推进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发展升级。

  这份清单是推动成都环保产业升级的“合作地图”与“创新引擎”。据介绍,“四化转型”聚焦资源化、能源化、低碳化、智慧化场景,旨在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制造升级重塑环保价值链;“立园满园”则依托长安静脉产业园、淮州新城低碳环保科技园、绿色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三大载体,通过强链补链打造产业集群高地。

  作为“立园满园”行动的重要实践地之一,长安静脉产业园已建成万兴环保发电厂、四川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19个项目,现目标为寻求生态伙伴,共同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实现园区年消纳固废530万吨、年碳减排量350万吨的目标,服务成都市“无废城市”建设。

  在本次大会上,成都环境集团技术中心(总工办)首席专家王莹分享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厨余垃圾生物炼制联产生物基产品关键技术与示范》的核心成果。该项目已在长安静脉产业园建成5吨/日的工程示范线,阶段性地完成了厨余垃圾生物炼制制备乳酸型液体复合反硝化碳源(LAC-C碳源)的生产平台建设。

  王莹表示,该项目已在中后期填埋场渗滤液、焚烧厂渗沥液及工业废水处理场景开展应用验证,未来将为污水处理系统减污降碳提供新支撑,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继厨余垃圾资源化成果发布后,成都环境集团技术中心(总工办)副主任赵健现场分享了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该体系以“感知设备-智慧平台-具身智能”为核心,为超大城市水务管理提供系统性支撑。“该方案通过感知神经末梢、决策智慧大脑与智能执行终端的闭环协同,可大幅提升水务管理效率与安全性,为成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建设注入数字化动能。”赵健说。

  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上,成渝双城如何握指成拳、深度融合?本次大会上,成都环境集团与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携手20余家环保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召开研讨会,发起“成渝环境产业联盟”。

  据成都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聚焦深化资源互通、联合科研攻坚、共建标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四大核心任务,依托成渝产业基础与政策协同优势,探索应用场景置换、地方标准联合制定等路径,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注入系统性合力。

  成渝环境联盟发起讨论会现场。(成都环境集团 供图)

  在本次大会的圆桌对话环节,传统环保水务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成为焦点。来自成都环境集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排水集团、三峰环境、毅达资本的代表们齐聚,共话破局思路。

  从技术革新维度,对话聚焦城市有机固废高效转化、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探讨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攻克“卡脖子”工艺,推动“碳污协同”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的路径;从产业协同维度,探索跨区域标准共建与应用场景共享机制,以成渝环境产业联盟为载体,打通技术互认、设施联通的绿色走廊;从资本赋能维度,讨论如何构建“技术-资本-场景”三角驱动模型,通过基金投资、联合研发、示范项目孵化,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