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app,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入口1.1.1、 “十五五”规划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10 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突破 110 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 2025 年有望达到 140 万亿元左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收官在即, “十五五”谋篇蓄势。 2025 年 10 月 20 日-23 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 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 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 10 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 业。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 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会提出 12 项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区 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 义文化;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快经济社会发 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 平安中国;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从北交所市场来看,12 大重点发展方向中,我们认为需要重点关注:1)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 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 化产业体系。2)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交所定位为主 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推动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专精特新“主 阵地”,专注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 年 10 月,北交所董事长在 2025 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发表讲话,指出未来将 继续从功能完善、基础稳固、服务友好、生态开放四个维度加大工作力度,在现有工作成果上推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但也面临 不少风险挑战。
向新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2025 年以来,我国新产业加速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发展新动能不 断积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目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 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已超过 18%。蓬勃生长的新动能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高质量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向“新”而行,以“新”提质。2025 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北交所上市公司稳中求进、进中蓄势,不仅整体经营业 绩呈回暖势头,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在高质量发 展道路上迈出稳健步伐。
1.1.3、 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占比大幅提升,北交所“主阵地”效应充分发挥
“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的重要部署。北 交所坚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 小企业的“主阵地”,在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基因方面,北交所发挥着重 要作用。随着北交所不断强化制度适应性、强化创新的包容性、强化服务的精准性、 强化政策的协同性,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培育体系,北交所不断强化“主阵地”功 能发挥,促进科技和产业资本的高水平循环。
从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配置家数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配置家数 创新高。2021-2023 公募北交所投资机构数量增长偏缓慢,但是随着北交所市场的高 质量发展,对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将逐步提升,2024 年末共计 29 家公募 机构配置北交所股票,同比增长 31.82%,较 2024 上半年末增长 38.10%,2025 上半 年末公募基金重仓北交所企业的数量达 39 家。
从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角度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公募机构在北交所 重仓配置金额实现高增长。2021-2025 上半年末北交所公募配置重仓占比整体增长呈 现增长趋势,2021-2024 年末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分别为 7.90 亿元、22.60 亿元、33.22 亿元、54.18 亿元,其中 2025 上半年末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 达 98.92 亿元,重仓配置占比达 0.17%。
北交所董事长 2025 年 10 月 29 日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北交所将在 证监会的领导下,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北交所、新三板市场建设思路与举措, 重点从四个维度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其中在优化产品制度供给方面,持续推进北交所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 50ETF, 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不断提升投资交易便捷性。 随着北交所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对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步提升, 我们认为北交所指数化投资来临有望推动北交所从流动性改善到生态重构,同时加 快北交所企业“出圈”速度,部分高稀缺+高成长性企业可能迎来估值重塑,并且为 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工具,有望降低散户参与高技术门槛企业的风险,推动投资者结构机构化。
1.2.1、 北交所四年“乘风破浪”之旅:从开市探索到“深改 19 条”后提质增效
北交所 2021 年 9 月 2 日设立,11 月 15 日正式开市,目前已经平稳运行四年, 经历多轮改革,北交所的交易与融资规则不断改革创新,产品与再融资等途径逐渐 增加,逐步完善市场功能。2024 年 9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 易所的意见》,全力推进市场高质量发展,围绕《意见》贯彻落实,当天,北交所、 全国股转公司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加速深化改革,北交所发展进入提质增 效阶段。
1.2.2、 展望迈向成熟市场的“新航行”:从“制度搭建”转向“质量提升”
随着北交所进入深化改革,重点从“制度搭建”转向“质量提升”。截至 2025 年 11 月 18 日,北交所上市企业 283 家,其中 2022、2023 年新上市企业数最多,分 别达到 83、77 家。
市值与估值水平上,在 2021 年经历开市热潮之后北交所市盈率出现下滑,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市盈率仅为 18.87 倍。随后随着市场建设逐渐完善,新上市优质企业 增加,市场交易回暖,参与者数量增加并积极交易,总市场市值规模逐渐上升,市 盈率也逐渐攀升。截至 2025 年 11 月 18 日,北交所全市场总市值 8789.13 亿元。
关注“高质量的资产供给”与“高质量的资金需求”的“双向扩容”或为 2026 年重要投资机会。
供给方面来看,关注北交所上市企业营收和利润规模的提升。2021 年至今,北 交所上市企业上市前一年的营收规模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21 年上市的企业 2020 年营收均值为 4.44 亿元,2025 年新上市企业 2024 年营收均值提升至 8.14 亿元。同 时,归母净利润规模也有所提升,2022 年新上市企业前一年归母净利润均值最低, 为 5055.07 万元,随后逐渐提升,2024、2025 年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一年归母净利润 规模均值分别达到 6600.39、11755.02 万元。
上市前一年营收超过 4 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 5000 万元进行分类来看,2021 年到 2022 年营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占比逐渐提升,占比从 24%提升至 2025 年 67%。 相应的,归母净利润规模超过 5000 万元的企业占比从 2021 年 39%下降至 2022 年的 28%后,逐年提升至 2025 年的 95%。
专精特新方面来看,北交所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含量有上升趋势,截至 2025 年 11 月 18 日,2025 年新上市的 21 家企业中有 14 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占比达到 66.67%。
行业分布对比 2021 年底与 2025 年情况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覆盖行业更加广 泛,占比有所变化。2021 年数量占比较大的行业:机械设备第一,计算机、医药生 物并列第二,基础化工、汽车、电力设备并列第三,2025 年 Top5 行业为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计算机。对比来看,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企业数量占 比提升,分别从 2021 年底的 17.72%、8.86%提升至目前的 21.91%、11.66%。计算机、 医药生物企业占比略有下滑,2021 年占比均为 12.66%,2025 年分别下滑至 8.48%、 7.42%。
从每年新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近年,电力设备的新上市企业占比有所增 加,2025 年新上市中电力设备企业数量占比 23.81%;机械设备新上市企业占比基本 保持稳定,基础化工新上市企业在 2023 年、2024 年占比有所增加。
北交所 2022 年 11 月 21 日正式上线 日发布专精特新指 数,正式进入“双指数时代”,进一步体现北交所北交所在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 面的独特地位,同时带来更多指数化投资机会。 从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角度来看,2025 年北证 50 指数基金规模高增长。指数化 投资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有望带动配置占比提升。截至 2025 年 11 月 17 日,2022-2025 年北证 50 指数基金规模分别为 29.40 亿元、27.69 亿元、 77.79 亿元和 122.80 亿元。 从被动指数基金跟踪产品数量来看,截至 2025 年 11 月 17 日,2022-2025 年跟 踪北证 50 指数基金的产品数量分别为 16 只、26 只、43 只和 62 只。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是北交所首个专精特新指数。为把握指数化投资新机遇,基 金公司积极行动。根据中国基金报数据,有数十家基金公司递交了相关指数产品申 请。 2025 年情况来看,截至 2025 年 11 月 17 日,北证 50、北证专精特新指数趋势 相近,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相对收益率略优于北证 50。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1 月 17 日区间内,北证 50、北证专精特新、科创 50、沪深 300 涨跌幅分别为 47.09%、49.77%、36.92%、16.85%。日均换手率表现中, 北证专精特新最高,其次为北证 50,振幅较大的为北证专精特新与科创 50,都超过 了 70%。
同时,北交所市场参与者也逐渐增多,类型更加丰富。 根据新京报数据,北证市场合格投资者的数量已经超过 900 万户。 机构客户方面,对比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基金配置占比来看,北交所基金配置占 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整体来看,2025 上半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基金配置占比达 6.58% 和 8.38%,北交所基金配置占比仅有 0.17%,从配置系数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的配 置系数为 0.96 和 0.65,然而北交所的仅为 0.27。
北交所《深改十九条》中提到,主要目标是争取经过 3 到 5 年的努力,北交所 市场规模、效率、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契合市场特色定位的差 异化制度安排更加完善,市场活力和韧性增强,形成北交所品牌、特色和比较优势, 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显现;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 底层助推的格局初步构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再用 5 到 10 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品种体系丰富、 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 带动新三板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孵化地、示范地、集聚地。 目前北交所运行时间即将进入第五年,深改十九条中提到的各方面改革优化上 市路径、转板安排、融资融券、多种类债券、指数推出等逐步落实,奠定了第二步 制度扩容与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基础。 后续的发展中,完善做市商机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新三板和北交所一体化 发展,引入更灵活的发行制度等或将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 目前北交所做市商共 21 家,其中做市数量 Top3 为国金证券、中信证券与国投 证券。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央多次强调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中,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二十届四中全会中 12 大目标也提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 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正成 为这场科技创新攻坚战中的关键力量。历经四年发展,北交所已形成多元化的产业 布局,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关键领域构建起产业集群。 专精特新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战略。解决“卡脖子”难题,打破技术 垄断,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走专精特新之路,成为所属领域里“小而尖”“小而专”“小 而美”的“尖子生”。北交所上市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 54.42%; 省市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 35.69%。
此外,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也为解决“卡脖子”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 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北 交所中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占比 4.59%,省市级的占比 16.25%。
“十五五”规划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交所新质生产力成投资新热点。北交 所定位为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 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交所 作为专精特新“主阵地”,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的重要构成,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1、 破估值同质之浪:机会切换,深度研究寻找独立的“Alpha 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